JAVA和Nginx 教程大全

网站首页 > 精选教程 正文

promise 语法糖基本用法

wys521 2024-12-11 12:13:53 精选教程 22 ℃ 0 评论

1、promise相关

回调方法:就是将一个方法func2作为参数传入另一个方法func1中,当func1执行到某一步或者满足某种条件的时候才执行传入的参数func2

Promise 是 ES6 引入的异步编程的新解决方案。

Promise 对象三种状态:初始化、成功、失败 pending-进行中resolved-已完成rejected-已失败

就好像,你跟你女朋友求婚,她跟你说她要考虑一下,明天才能给你答案,这就是承诺(promise)。同时,这也是一个等待的过程(pending),然后你就等,等到明天你女朋友给你答复,同意(resolved)或者拒绝(rejected),如果同意就准备结婚了,如果不同意就等下次再求婚,哈哈哈。

promise是用来解决两个问题的:

  • 回调地狱,代码难以维护, 常常第一个的函数的输出是第二个函数的输入这种现象
  • promise可以支持多个并发的请求,获取并发请求中的数据
  • 这个promise可以解决异步的问题,本身不能说promise是异步的

基本用法:

let p =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     //    调用了Promise构造函数
  // 做一些事情
  // 然后在某些条件下resolve,或者reject
  if (/* 条件随便写^_^ */) {
    resolve()
  } else {
    reject()
  }
})

p.then(() => {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//    调用了promise实例的.then方法
    // 如果p的状态被resolve了,就进入这里
}, () => {
    // 如果p的状态被reject
})

上面这样构造promise实例,然后调用.then.then.then的编写代码方式,就是promise。

A、声明一个Promise对象

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     // 这两个方法主要是用来修改状态的
    console.log("开始求婚。")
    console.log("。。。。。")
    console.log("考虑一下。")
    setTimeout(() => {
        if (isHandsome || isRich) { // 当我们调用 resolve 函数的时候,Promise 的状态就变成 resolved
            resolve('我同意!')
        } else { // 当我们调用 reject 函数的时候,Promise 的状态就变成 reject
            reject("拒绝:我们八字不合")
        }
    }, 2000)
})
// 如果一个 promise 已经被兑现(resolved)或被拒绝(rejected),那么我们也可以说它处于已敲定(settled)状态。

B、 Promise.prototype.then 方法;

已成功resolved的回调和已失败rejected的回调

// 调用 Promise 对象的then方法,两个参数为函数
p.then(function(value){ // 成功
     console.log(value);
}, function(season){ // 失败
     console.log(season);
});


getNumber()
.then(function(data){
    console.log('resolved');
    console.log(data);
})
.catch(function(reason){
    console.log('rejected');
    console.log(reason);
});

C、 Promise.prototype.catch 方法;

.catch()的作用是捕获Promise的错误

其实它和then的第二个参数一样,用来指定reject的回调,用法是这样:

在执行resolve的回调(也就是上面then中的第一个参数)时,如果抛出异常了(代码出错了),那么并不会报错卡死js,而是会进到这个catch方法中。请看下面的代码:

promise.then(
    () => { console.log('this is success callback') }
).catch(
    (err) => { console.log(err) }
)

效果和写在then的第二个参数里面一样。不过它还有另外一个作用:在执行resolve的回调(也就是上面then中的第一个参数)时,如果抛出异常了(代码出错了),那么并不会报错卡死js,而是会进到这个catch方法中。请看下面的代码:

getNumber()
.then(function(data){
    console.log('resolved');
    console.log(data);
    console.log(somedata);  //此处的somedata未定义
})
.catch(function(reason){
    console.log('rejected');
    console.log(reason);
});


D、all的用法

有了all,你就可以并行执行多个异步操作,并且在一个回调中处理所有的返回数据。

「谁跑的慢,以谁为准执行回调」

Promise的all方法提供了并行执行异步操作的能力,并且在所有异步操作执行完后才执行回调

Promise
.all([runAsync1(), runAsync2(), runAsync3()])
.then(function(results){
    console.log(results);
});

用Promise.all来执行,all接收一个数组参数,里面的值最终都算返回Promise对象。这样,三个异步操作并行执行的,等到它们都执行完后才会进到then里面。

  • 三个异步操作返回的数据哪里去了呢?
  • 都在then里面呢,all会把所有异步操作的结果放进一个数组中传给then,就是上面的results。

举个栗子:有一个场景是很适合用这个的,一些游戏类的素材比较多的应用,打开网页时,预先加载需要用到的各种资源如图片、flash以及各种静态文件。所有的都加载完后,我们再进行页面的初始化。

E、race的用法

  • 「谁跑的快,以谁为准执行回调」
  • 1秒后runAsync1已经执行完了,此时then里面的就执行了
  • 在then里面的回调开始执行时,runAsync2()和runAsync3()并没有停止,仍旧再执行。
  • 于是再过1秒后,输出了他们结束的标志。
//请求某个图片资源
function requestImg(){
    var p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{
        var img = new Image();
        img.onload = function(){
            resolve(img);
        }
        img.src = 'xxxxxx';
    });
    return p;
}

//延时函数,用于给请求计时
function timeout(){
    var p = new Promise(function(resolve, reject){
        setTimeout(function(){
            reject('图片请求超时');
        }, 5000);
    });
    return p;
}

Promise
.race([requestImg(), timeout()])
.then(function(results){
    console.log(results);
})
.catch(function(reason){
    console.log(reason);
});

timeout函数是一个延时5秒的异步操作。我们把这两个返回Promise对象的函数放进race,于是他俩就会赛跑,如果5秒之内图片请求成功了,那么遍进入then方法,执行正常的流程。如果5秒钟图片还未成功返回,那么timeout就跑赢了,则进入catch,报出“图片请求超时”的信息。


终极小栗子 —— 球球让我求婚成功吧

let count = 0

const propose = () => {
    return new Promise((resolve, reject) => {
        console.log("开始求婚。")
        console.log("。。。。。")
        console.log("考虑一下。")
        setTimeout(() => {
            if (count < 3) {
                reject("拒绝:我们八字不合")
                count++
            } else {
                resolve('我同意!')
            }
        }, 2000)
    })
}

const startPropose = () => {
    propose()
        .then((result) => {
            console.log(result)
            console.log("完结撒花")
            console.log("、·、·、、·、·、·、")
        },)
        .catch((e) => {
            {
                console.error(e)
                console.log("被拒绝了,下次再求婚。")
                setTimeout(() => {
                    startPropose()
                }, 3000)
            }
        })
}

startPropose()

Tags:
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

欢迎 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