JAVA和Nginx 教程大全

网站首页 > 精选教程 正文

我用AI做了个微信小程序,把儿子最爱的奥特曼变成了积木画

wys521 2025-06-28 17:25:25 精选教程 8 ℃ 0 评论

最近我上线了一个捣鼓了半个月的微信小程序,叫「积木画转换器」。顾名思义,它能把一张图片转化成一幅可以动手拼搭的积木画——而且还会给你生成图纸和积木清单,让你直接上网下单就能开始拼。

上周末,我就和儿子一起完成了人生中第一幅「亲子积木画」,是一张 96x96 像素的亚刻奥特曼。他高兴得不得了,天天拿去小区找小朋友“炫技”,成就感拉满。


小程序怎么用?一张图变成可拼的积木画

这个小程序的核心功能其实很直白:
上传一张图 → 选择颜色方案 → 设置尺寸 → 自动生成积木图和清单 → 拼!

支持的设置包括:

  • 颜色选择
    • 全色系(来自 Rebrickable 数据)
    • 常见24色、12色
    • 黑白、灰阶、低色彩等简化方案


  • 尺寸规格
    • 96x96、64x64、48x48 三种积木画像素等级
  • 输出内容
    • 一张可以直接拼的像素图
    • 一份包含积木数量与类型的清单
    • 一张自动优化的拼装示意图

拼装逻辑也不是死板的 1x1 像素积木填满,而是程序自动用更大规格的积木来优化成本和效率,比如优先使用 2x2、4x2、6x2 这些尺寸,在保证拼图外观的同时降低重复劳动。


从0开始开发:图像算法工程师的微信小程序之路

我本身是做图像算法的,主语言是 C++ 和 Python,对小程序前端一窍不通。于是整个开发过程可以说是“AI伴我飞”:

后端部分:图像转像素 → 最优积木拼搭算法

  • 颜色匹配逻辑:根据用户选的色卡方案,将上传图片的像素颜色映射为指定积木色,生成积木图;
  • 拼搭优化算法:实现自动选择合适规格的积木,兼顾外观精度和数量集中度(少量大砖块比大量小块更便宜);
  • 部署环境:使用 Flask + 微信云托管,通过 Dockerfile 构建并部署,供小程序前端调用。

这部分我比较熟悉,AI主要帮助我优化算法效率,比如拼搭逻辑从最初 13 秒优化到 0.73 秒,避免了微信前端接口的超时问题。

同时,我也用 AI 帮我优化了 Dockerfile,减小镜像体积,提升部署稳定性。


前端部分:全靠AI“带飞”的WXML+JS入门

前端对我来说完全是新世界:

  • 我先注册了微信小程序账号,获取了 AppID;
  • 安装了微信开发者工具;
  • 选择“云开发”模式创建项目(因为后端需要调用云函数);
  • 删除了多余页面,只保留首页;
  • 接下来就进入了“AI全权设计”阶段:

我把想要的界面样式、按钮、功能需求输入 ChatGPT 或 Claude,请它生成 index.wxml、index.wxss、index.js 三个文件,然后覆盖默认文件再编译。

一开始生成的样式不满意,我直接截图界面,扔给AI让它调整样式。几轮下来,就有了现在干净又实用的页面。


小程序上线流程也有坑:备案 + 微信认证

功能做好之后要上线,还得完成一系列流程:

  • 填写信息:小程序名称、类目、功能描述;
  • 腾讯预审:官方打电话确认功能与身份(要填两个联系人);
  • 工信部备案:这一步微信会代办,但要你认真接听电话;
  • 微信认证:微信支付30元审核费用,也会打电话核实;
  • 代码审核通过后上线:上线后可在微信内搜索名称访问

注意:注册微信小程序账号时,邮箱不能与之前注册公众号时用的一样,否则无法绑定,要重新启用旧邮箱会很麻烦。



最好的部分:亲子一起拼,AI助力真实世界动手体验

这个项目其实是为儿子做的。他喜欢奥特曼,我想做点能和他一起动手完成的项目。
这个小程序不仅用AI帮我实现了跨学科的开发,也成为我们亲子时间的新方式——他选图,我处理,我们一起拼图、数砖块、做标记,甚至还手动做了个“装框仪式”。

比起单纯写代码,这种“写代码让现实变得好玩”的体验,是最打动我的部分。


如果你也想试试,可以这样动手:

  1. 拍一张孩子喜欢的卡通形象图
  2. 上传到小程序「积木画转换器」
  3. 设置尺寸与色卡
  4. 下载图纸和清单,上网下单买积木
  5. 和孩子一起拼一幅专属积木画!

如果你对开发过程、算法细节、或者亲子拼搭有兴趣,评论区欢迎提问交流!

#AI编程##亲子手工##微信小程序开发##积木画##亲子积木##图像处理##亲子的美好时光##图像处理#

本文暂时没有评论,来添加一个吧(●'◡'●)

欢迎 发表评论:

最近发表
标签列表